元宵 | 又是一年元宵時,何人伴君詩與酒?
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主辦,包商銀行協辦的《光之煉金術——迪爾曼•克瑞恩鉑金印相原作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美國攝影家、鉑金印相工藝專家迪爾曼•克瑞恩出席開幕式并舉辦了專場學術報告會。
開幕式現場
迪爾曼·克瑞恩(Tillman·crane)1955年出生于美國阿拉巴馬州,本科就讀于田納西州瑪麗維爾學院藝術學,主修歷史和宗教,1990年獲新澤西州紐瓦克特拉華大學攝影專業碩士學位。迪爾曼·克瑞恩從80年代初期開始拍攝并專注于大畫幅攝影,師從約翰·塞克斯頓(John·Sexton)。他與布列特·韋斯頓(Brett·Weston)、約翰·塞克斯頓、保羅·卡波尼格羅(Paul·Caponigro)等攝影人所熟知的攝影名家。
克瑞恩先生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我與中國頗有淵源,曾多次造訪并進行攝影創作,此次來華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專題影展,感謝主辦單位的精心策劃和細心安排,感謝開幕式的所有來賓、工作人員為我做的一切!我愛中國,愛中國人民!
據了解,本次展覽展期為11月26日——12月4日,展出的100幅作品全部是迪爾曼•克瑞恩本人簽名確認的鉑金印相原作。鉑金印相工藝從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是少數對影像工藝制作有較高要求的攝影家所一致推崇的傳統攝影手工印相工藝,至今仍有部分當代攝影家鐘情于此工藝而進行個性化創作。鉑金印相工藝屬于鐵鹽影像系統(區別于銀鹽影像),采用穩定性最強的抗氧化貴金屬鉑金,以手工涂布感光材料、接觸印相的方法獲得“鉑金照片”。現在的影像藝術家在傳統鉑金印相的基礎上,以鈀金來作部分替代,形成了反差可以調控的“鉑金/鈀金照片”,其圖像穩定利于長期保存。鉑鈀印相的影像在暗部與高光區域比銀鹽影像有更為出色的影調表現,其可以調節的反差控制技術,令畫面質感細膩,層次豐富且過渡自然。鉑金/鈀金印相因其獨特的視覺美感和超長的穩定性而成為世界影像收藏市場的珍品。 開幕式結束后,克瑞恩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專場學術報告會,與中國攝影人分享交流鉑金印相工藝的創作經驗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