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珊瑚制品
6月8日至13日,日本小田急百貨店新宿店舉辦鹿兒島物產(chǎn)展,來自鹿兒島各地的特色產(chǎn)品及傳統(tǒng)工藝品齊聚一堂,吸引了大批民眾光顧。
鹿兒島位于九州最南端,與沖繩距離較近,在日本有著獨(dú)特的地理?xiàng)l件與歷史文化。鹿兒島在江戶時代稱“薩摩藩”,因此許多與鹿兒島有淵源的產(chǎn)品與工藝都會冠以“薩摩”的名稱。如紅薯在日本稱作“薩摩芋”,炸魚餅稱作“薩摩揚(yáng)”,傳統(tǒng)玻璃制作工藝稱作“薩摩切子”等。
紅薯最初經(jīng)中國傳到琉球的宮古島,后傳入薩摩,再后來從薩摩傳到日本各地,因此稱為“薩摩芋”。但有趣的是,在當(dāng)今的沖繩與鹿兒島等地,紅薯并不叫“薩摩芋”,而是稱作“唐芋”,在日語中“唐”指中國,意為從中國傳來。
“薩摩揚(yáng)”與紅薯的傳播途徑很相像。“薩摩揚(yáng)”來源于中國的炸魚餅,先是傳到琉球,后經(jīng)薩摩傳到日本全國。
“薩摩切子” 是日本著名的傳統(tǒng)工藝,開始于幕府末年(1853年-1868年),但后來由于受戰(zhàn)爭等影響,其技術(shù)在明治初期曾一度絕跡,1985年開始才又逐步恢復(fù)。
鹿兒島還有一種工藝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島綢”。 “大島綢”擁有1300多年的歷史,使用100%的真絲原料手工制作而成。特點(diǎn)是輕薄、保暖、不變形,不僅在日本,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聲譽(yù)。
鹿兒島特產(chǎn)“黑砂糖”
鹿兒島特產(chǎn)“薩摩切子”
鹿兒島特產(chǎn)“薩摩揚(yáng)”
鹿兒島物產(chǎn)展上很多民眾光顧
使用“大島綢”制作的服裝等
使用“薩摩芋”制成的甜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