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 又是一年元宵時,何人伴君詩與酒?
我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每年去國外參加的展會不下20多個,有的展會效果真的不錯,能認識很多新客戶和潛在的大客戶。但是有的展會卻沒有什么效果,單單從展會的名字主觀感覺是個不錯的展會,但效果卻極差,他們公司負責展會選擇的部門也是最近成立的,沒有什么經驗,選擇展會時只是根據主觀的判斷,選擇好展會后,讓領導審批,推薦的展會基本上沒有不通過的。
如何判斷一個展會是否值得參加?選擇展會時應當考慮到哪些因素?如何把展會可參加程度用數字形式量化?這些問題相必是參展商們想知道的,小編在此為大家總結出一個標準來。
我覺得選擇展會應當考慮的因素有:展會費用、展會舉辦屆數、最近兩屆參展企業數及參展人數、業內的知名度、展會的檔次。
在選擇展會的過程中,有些參展商顯得很盲目,不知如何下手。每天接到幾十個電話、幾十份傳真或者幾百個郵件邀請函,全國各地的、各行各業的,還有各個主辦方或協會的,良莠不齊而且五花八門,展商們選擇某個展會的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是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錯誤的選擇觀念和方法:有些參展商不考慮自身的需要,不考慮市場條件,不對展會做詳細的調研選擇工作,僅出于某一孤立的原因及單方面的考慮而作出的決定往往是錯誤的,結果追悔莫及。以下為比較常見的參展理由。
由于邀請函而選擇的展會
邀請函可能是展會的主辦方發出的,也可能是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工商部或者名人發出的等。政府部門、名人等發出的邀請也許能證明展覽會頗具影響力,質量不會差,但是不考慮本公司的營銷需求和市場需求,決定參展是不明智的,對于企業低層次的邀請不必考慮,高層次的邀請也只能作為考慮因素之一。
由于成本高低而選擇的展會
展會成本的高低往往是選擇展會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在靠供求關系調節的市場經濟中,費用低必然有費用低原因,二是某些大的方面可能不適合展商的需要,三是展覽會質量效益可能不理想。因此因費用低而選擇參展往往是錯誤的奢侈品類的展會一般比普通的展會成本高出10倍。不能單一地考慮參展費用而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考慮費用。比如市場是否有潛力,展覽會是否適合參展商需要,展出效果是否好,這些才應該作為選擇展會的重要考慮因素。
由于名譽好而選擇展覽會
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商會、新聞媒體等可能會對某一主辦做出相當高的評價,但這種評價可能是展會組織所做的公關工作的結果,這類評價只能作為選擇展覽的參考依據而不能作為主要依據。
由于競爭對手參展而參展
商場如戰場,好的展會是重要的貿易平臺,在此平臺亮相,對擴展產品銷路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以及結識專業采購商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競爭對手參加某個展覽會自有他的戰略和戰術考慮。各人的參展原因不一定一樣,他人的參展行為不應該作為自己的參展理由。因此除了要考慮自身的營銷戰略,即為什么參展,還要考慮營銷戰術,即采取什么樣的營銷方式。商場競爭不一定都要正面廝殺,克敵制勝、占領市場的方法多種多樣,總之根據自身的需要多方面考慮,不能被競爭對手牽著走。